【采访专家简介】
张金平,西北政法大学反恐怖主义研究院院长,教授。
研究方向:当代全球恐怖主义与反恐怖策略;中东社会与政治。
江焕辉,广东警官学院讲师,反恐专业博士。
【主持人简介】
郭立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海南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安全政策、安全外交和公共安全。
采访时间:2020年9月24日
采访方式:电话采访
郭立军:2019年9月18日报道,“伊斯兰国”组织(ISIS)媒体最近发布了一段音频消息,呼吁该组织的手下和支持者们继续与美国战斗下去,解救被关在监狱里的同胞,并强调,ISIS各战线已经恢复正常运作。2020年,“伊斯兰国”组织(ISIS)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态势,您是怎么理解和分析的?
张金平:
江焕辉:
另外,“伊斯兰国”继续在互联网上和线下寻求复兴和全球影响力,渴望重建开展复杂国际行动的能力。该组织的区域分支机构继续通过利用当地人民的不满,在冲突地区推行巩固战略。该组织的恐怖分子和有组织犯罪分子在共同领土或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经常利用在监狱中建立的个人关系。许多国家报告说,该组织的恐怖分子受益于有组织犯罪活动,如贩运人口、偷运移民、绑架勒索和非法贩毒。由于犯罪网络往往有意与恐怖团体合作,以避免受到当事国的审查。郭立军:郭立军:“伊斯兰国”(ISIS)通过传播其有毒和误导的意识形态,使社区遭到摧毁,家庭流离失所,成千上万人被洗脑。目前“伊斯兰国”(ISIS)仍然处于跨国恐怖主义威胁的中心,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团结一致应对这一祸害。对此,您认为中国如何开展国际反恐主义合作?
张金平:
恐怖主义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当前国际反恐形势依然严峻,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对各国安全和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中方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倡导通过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应对恐怖主义威胁,主张联合国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反对在反恐问题上持双重标准,反对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和宗教挂钩,而各国应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反恐国际合作,共同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江焕辉:
中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中国在国内的反恐怖、去极端化工作为国际社会提供了经验,国际社会已经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中方将继续同各国开展反恐合作,靠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与中国责任,共同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反恐怖国际合作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反恐怖合作也越来越深入,如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外长对话机制就在反恐怖合作中取得显著成就。
来源:海南公共安全研究院